德國罷工

美國在納粹的興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在納粹的興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你好美國在納粹的興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從1919年到1923年

德國的經濟遭受了第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巨額的戰爭賠款和數百萬的退伍軍人使魏瑪政府有限的財政收入不堪重負。

德國的通貨膨脹、失業人數驟增

經濟呈現出一片蕭條的景象。

1921年德國馬克與美元的匯率比值為75:1

1923年初變成了7000。

1

而到1923年底則跌到驚人的42000:1。

1924年

美國為了解決德國的巨額戰爭賠款問題

提出了著名的“道威斯計劃”。

該計劃將德國要付給戰勝國的賠款和美國借給戰勝國的借款捆綁起來

提出了一個總體的解決方案。

這一計劃及時地拯救了處於崩潰邊緣的德國經濟和魏瑪政府。

同期

大量外國資本

特別是美國的資本湧入德國。

1924年至1929年間

德國支付了戰爭賠款110億金馬克

同時又獲得外國各種貸款約210億金馬克。

這些借款穩定了德國的經濟

改善了德國政府的財政狀況

促進了德國工業的恢復和發展。

在這個時期

德國和各戰勝國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

社會矛盾有所緩和。

但是

德國的經濟體系卻變得越來越依賴美國

為後來的發展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1929年爆發於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很快就影響到了德國的經濟。

美國政府的“道威斯計劃”被迫中斷

大量資本從德國抽回美國以拯救受到重創的美國金融業

德國的工業生產和進出口貿易也一落千丈

經濟又步入了嚴重的衰退中。

1932年8月德國的經濟危機達到最高點·德國的進出口貿易下降了70%

工業產值則下降了近一半

僅相當於19世紀末的水平

數十萬中小企業破產

全國近一半的勞動力失去了工作

失業人數高達800萬。

金融業也遭到重創

1931年7月

德國所有銀行交易所全部關閉

大量銀行破產倒閉。

德國剛剛從一戰和第一次經濟危機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又陷入了崩潰的境地。

魏瑪政府應對經濟危機的對策及社會後果魏瑪共和國是1919年德國戰敗後建立起來的德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政權。

這個政權在一開始就存在著先天的不足。

由於德國沒有經過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因而整個社會缺乏資本主義民主的傳統。

以容克貴族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在一戰結束後並沒有被實質性地削弱

舊的封建思想仍然對德國民眾有著較深的影響。

由於缺少議會民主的傳統

當時的幾個主要政黨如社會民主黨、天主教中央黨、民主黨、民族人民黨等

從來沒有獲得過議會的多數席位

這種政治格局導致政府不斷更迭

而新上台的政府也不敢採取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手段來挽救德國的局勢。

相反

這些政府都傾向於選擇保守的、溫和的措施以追求社會穩定。

他們的政策大多偏袒大資本家、大地主和容克貴族

而將戰爭賠款和經濟危機的損失轉嫁給廣大的人民群眾 。

布呂寧政府上台後

遵循自由資本主義的原則

採取不干預政策

任由經濟危機的發展。

而他之後的政府則大力推行財政緊縮政策

大量增加各種捐稅

大幅度降低工人和政府官員的工資

同時還削減了政府的福利性開支;對於農業方面

實行的是僅僅有利於大地主的農業定額分配製;在工業方面

則以保護對國民經濟有重要作用的企業和部門為由

為企業在大銀行提供巨額貸款和保證金

而對中小企業則置之不理

任憑這些中小企業破產或被吞併。

這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對德國社會的中下階層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老百姓和失業群體。

飛漲的通貨膨脹加上工資的下降使工人階級和其他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政府削減福利支出的政策使得大約1500萬至2000萬德國人(失業工人及其家屬)的生活難以為繼。

其次

小資產階級、小企業主、小商人等老中間階級不再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

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擺脫不了下滑到社會底層的命運。

而作為“新中間等級”的職員集團和官員及知識分子階層則在經濟危機中迅速敗落。

布呂寧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解雇了大量的官員和教師

並大幅降低了在職人員的工資水平。

“新、老中間等級和各職業集團終於整體性地陷於全面破產的境地。

”伴隨著經濟地位的滑落

中間階級的社會聲望和權力也一落千丈

向上流動的大門也對他們緊鎖著。

結果

這些深受戰禍和經濟危機之苦的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逐漸喪失了對魏瑪政府和資產階級政黨的信任

也漸漸對前途失去了信心

紛紛表現出對社會現實和魏瑪政府的強烈不滿。

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

無產階級組織的罷工和起義層出不窮

整個德國處於風雨縹緲之中。

總之

威瑪政府實施的一系列錯誤的政策帶給德國人民的並不是雪中送炭

而是雪上加霜

更加惡化了他們本來就已經很悲慘的生活。

這些社會後果為希特勒的納粹黨奪取政權

實施法西斯統治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檢視圖片讓版大參考看看
在納粹興起的時期

美國人普遍把注意力放在共產主義的擴張與入侵

反而對歐洲興起的法西斯主義感興趣。

因為美國正在經歷大蕭條

一般人民的日子很不好過。

因此

法西斯主義那種迅速改造國家的神話

吸引了很多美國人。

一般美國人。

再加上

美國本身也有不少人看猶太人不順眼

因此許多美國人不但不討厭希特勤

反而很欣賞他。

但希特勒的獨裁本質

還是讓某些美國人反感

覺得他是個危險人物

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

默劇大師卓別林

拍了部諷刺希特勒的片子「大獨裁者」。

結果反而被套上「共產黨」的帽子

甚至驚動了當時的聯邦調查局長

也是美國當時的地下總統胡佛。

其結果

是卓別林被迫離開美國。

當時

許多批評希特勒的人

都像這樣被扣上「共產黨」或是「猶太走狗」的帽子。

在納粹興起的過程中

美國並沒有幫忙

也沒有制止

就是純粹的隔岸觀火。

當德國擊潰英法聯軍

席捲歐洲時

美國也不想參戰。

甚至當德國與俄國開戰

美國人的態度是「樂觀其成」

因為德國幫他們教訓了美國人最討厭的蘇聯共產黨。

直到美國被日本偷襲

美國才下定決心與德國宣戰。


左右手大和劍客大有沒有剛好讀到貨幣戰爭這本書啊裡面有一個獨特的見解 就是銀行家謀劃戰爭 納粹因而受資助而興起可以參考看看 滿有趣的
小毛大大推薦的良書

鄙人有機會購得

必會詳閱.感恩!
大战结束后

德国能够从新崛起的首要条件就是解决好战争赔款问题

争取在战争赔款中取得主动

一战后协约国集团对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要求大致基于两个方面的目标:第一

通过向德国索取战争赔偿起到对德国的惩罚作用;第二

通过索偿

削弱德国的经济能力

加强协约国各国自身的经济力量。

协约国把其在战争中所欠美国的债务以及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约200亿美元债务的偿还也多寄托在德国赔偿上

甚至协约国各成员国连恢复自身经济的各项计划也想依赖德国的赔偿。

这种巨大的期望值

必然会加重战胜方对失败方处罚的力度

进而导致战后战争赔偿问题的复杂化。

如果协约国的期望都能够实现

德国就将成为他们的奴隶

是永远没有翻身的余地的。


要想在战败赔款上取得主动

关键就是要外交的成功

这个成功的希望就只有在利用各个战胜国的利益取向不一致上进行渔利了。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

其对德政策更多的着眼点是扶持德国

欲将德国变成其在欧洲的重要基地。

于是

英国同美国一起主张适当地放宽对德国的赔偿要求。

协约国内部各自的不同利益诉求

是导致一战后德国赔偿问题不断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log.ifeng.com/article/2753259.html是類似這篇文章的內容嗎我上次有看到其實是想更了解這方面的事情

魏瑪政府,德國的經濟,德國,經濟危機,美國,納粹,布呂寧政府,社會民主黨,德國政府,天主教中央黨

龐貝城|猶太人大屠殺|希特勒|馬雅文明|十字軍東征|日耳曼羅馬帝國|石油危機|獨立戰爭|文藝復興|北約|硫磺島|工業革命|拿破崙|中越戰爭|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珍珠港事件|凡爾賽條約|車諾比|歐洲經濟共同體|金字塔|第二次世界大戰|哥倫布|第一次世界大戰|英法聯軍|古羅馬|古希臘|宗教戰爭|

德國罷工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0050702508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iojgberjkiojsd 的頭像
    piojgberjkiojsd

    猜猜我是誰?

    piojgberjkioj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