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
請問何謂「廚餘」?何謂「有機肥料」?廚餘如何轉作變成有機肥?
請問何謂「廚餘」?何謂「有機肥料」?廚餘如何轉作變成有機肥?因為自己有興趣知道
是初學者
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以白話的方式講解
不用太多字沒關係
若可以配合台灣社區現有實例加以說明更好
謝謝大家~~
1.何謂「廚餘」?就是廚房中我們吃剩下來的東西。
垃圾中屬於廚餘的包括:剩菜、剩飯、菜葉、果皮、魚骨頭、肉骨頭、蛤蜊殼、泡過之茶葉、花生殼、瓜子殼、中藥渣、樹葉、雜草及其他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
廚餘浸在水中容易產生臭味
為了減少臭味產生
廚餘在分類處理時
應儘可能將水分瀝乾。
因此
廚餘不包括餿水、洗米水及剩菜湯等液體。
2. 何謂「有機肥料」?肥料可分為無機 (化學) 肥料或是有機肥料兩種。
簡單的說有機肥大多以農業廢棄物或加工過後之殘渣等物品經由微生物分解產生要的是微生物分解後所產生的物質
微生物只是有機肥生產過程中所必要的
有機肥製造完成後
微生物變成有機肥裡的附加價值。
有機質肥料種類繁多
大致可分為難分解型與易分解型兩種:難分解型一般是以稻穀、樹皮、木屑、作物殘株等堆製腐熟而成之有機質肥料
含豐富纖維質但氮、磷、鉀三要素含量較少
因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較慢
適宜用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質和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
使作物根部有良好生長環境。
易分解型一般以禽畜糞、動物性廢棄物、油類等腐熟而成之有機質肥料
含纖維質較少
氮、磷、鉀三要素含量高
其所含養分在土壤中分解釋放較快。
施用時應注意其釋出之要素含量
適時、適量供應作物生長所需。
而常見的有機肥料 如豆餅、骨粉、雞糞... 等
如施用有機肥料時
容易產生異味
也易招來蚊蟲或使栽 培材料產生黴菌;但對植物來說效果較無機肥料為佳。
3.廚餘如何轉作變成有機肥?家庭式:(一)、首先準備兩個可密封、下方有水龍頭之特製環保桶
並需測試有無漏水現象。
(每個環保桶容量20公升) (二)、將每天家庭所產生的有機垃圾─剩菜飯、魚、肉、果皮核、蔬果剩葉、茶葉渣、蛋殼、骨頭…及其他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
瀝乾水後
放入環保桶內
在廚餘上方灑上一層約50公克的生化除臭劑
每天打開桶蓋次數不可超過2次且應確實密封
直至整桶確實做滿
(廚餘醱酵後若要直接掩埋至大樹下
應先將大骨頭、蛤蜊..等較堅硬類打碎
再置入環保桶
以方便腐熟)。
(三)、環保桶使用2~3天後
所產生之滲出液(生態營養液)應由水龍頭排出並儲存於保特瓶內(量大時
可購買5公升裝有蓋之塑膠桶)
直到無氧醱酵時間完成(約3週)
桶內廚餘呈半熟肥狀態
可將有機垃圾埋入土中或與五倍土壤混合堆放
上面覆蓋一層乾土約五公分厚
再行嗜氧醱酵約四十天後
可作為盆栽、花園覆土
為極佳之有機肥料。
(四)、環保桶所排出之生態營養液收集後
效能極佳
稀釋40~50倍後
排入廁所馬桶或廚房流理臺
可除臭並促進排水管線暢通
若稀釋100倍
澆於灌木或瓜類植物周圍(勿直接澆於根部
以免過肥造成根部損傷)
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及產能;若稀釋200倍於葉菜類(嬌嫩花卉、蔬菜)之葉面
可增強抗病害能力及產能。
◎以上所敘述之數值
係於攝氏23℃~28℃之常溫試驗所得之結果。
休閒農場回收方式:(一)、首先準備固、液分離設備桶及漏盒
將飲食後之剩菜、湯及廚房事先準備之菜屑..等先固體、液體分開收集。
(二)、固體倒入大型廚餘桶(約30加侖─120公升)
上層再灑上一層生化除臭劑
每日2回(午、晚餐各一次)。
(三)、液態湯汁先加入1%的糖蜜(即每100公升湯水嘉1公升糖蜜)
攪拌均勻後
再添加與糖蜜等量的液體酵素(湯汁的1%)
不必再攪拌
用密封蓋將蓋子密封
待五天後醱酵穩定
即成最優良之液肥和除臭清潔劑。
(四)、農場如有畜養豬、雞、鴨等禽畜
則固態廚餘處理後
即可用於飼養之用
可保持2~3天鮮度
既不發臭
也不長蟲又可促進食欲幫助消化
排泄物亦可降低臭味。
(五)、剩餘有機物可再密封堆置
供農場開闢菜園、果園作為自製、開發有機農產品之有機堆肥。
商業餐廳作法:(一)、每日各餐後剩餘菜餚不必作固、液分離
直接倒入回收環保桶(30加侖或20加侖桶)
須加蓋且有密封之圓形鐵箍可供搬運固定。
(二)、聯繫養豬場回收網路
將之載運往各養豬場
直接加酵素轉化成飼料餵養使用。
午餐供應之機關、學校:甲型─有專用廚房及專用人員運用:(一)、飯後廚餘有養豬場回收時
則烹調前整理之菜渣、果皮、蛋殼..等
可比照前敘家庭式作法處理之。
(二)、處理之有機廚餘
若預自行使用有機肥料
則可將家庭用24公升環保桶內之有機廚餘
移置大型環保桶(120公升)堆放
俟「無氧醱酵」期滿(約3週)
即可堆肥使用
且無臭味、蟲害之困擾。
(三)、如無法自製有機堆肥
如沒有場所或校務人員編列不足…等
則可主動聯繫當地清潔隊
協助回收轉送至有機農場使用之。
乙型─由中央廚房供應午餐之學校、機關(本身無廚房):(一)、將飯前、飯後之廚餘
採用固、液分離式的作法(如休閒農場)。
(二)、校方有地可開闢菜園、果園、花園..等
或於屋頂設空 中綠園
或認養社區公園的大樹、草坪…等。
(三)、可聯繫轄區之鄉、鎮清潔隊配合回收管道之運轉。
丙型─中餐採便當供應或外包之機關、學校回收作法:(一)、以每兩個班級為一組
設備兩個環保桶及一罐生化除臭劑。
(二)、將每日飯後之剩菜、剩飯倒入環保桶
再洒上生話除臭劑
密封儲存
再安排每週由清潔隊或資源回收公司協助
送到有機農場堆肥使用
第二週回收時再將前週回收之環保桶
洗淨送回即可。
參考資料
http://www.nepf.org.tw/gabit1.htm
其實我媽都把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