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打
為什麼美國職棒很少看到使用觸擊短打的戰術???
為什麼美國職棒很少看到使用觸擊短打的戰術???有打者上一壘
要推進到二壘
以前看中華職棒經常用觸擊短打來推進
但美國職棒卻很少看到
這是為什麼呢???
美職比較強調強力棒球
就是球來就打
短打是在雙方比數接近且已經到了後半段決勝負時
球隊為了搶分奪勝才會使用。
另一種情況是球賽中段以後
教練眼看可能是投手戰了
才會下達短打推進搶分
目的是在奪先機
製造對手壓力;再者
美職強力棒球球員球來就揮
通常短打技巧就很差
一不小心還會點成高飛球
反而傷了球隊士氣。
其實是有的 可能你剛好沒看到(國聯投手上場打擊都會這樣)
台灣的棒球源於日治時代.所以打法用語都跟日本相似:打團體戰講榮譽甚至犧牲小我來成全大我.所以觸擊(犧牲)常常看得到.反觀美式打法:講求個人.表現自己強力攻擊.....民族性不同.發展出來的打法當然不同.也不能說誰好誰不好.這才是球類運動吸引人的地方啊!!
一個聯盟如果是投高打低的話
愈需要用觸擊短打來推進
因此在日本職棒跟中華職棒
甚至業餘棒球
三級棒球
就很常在開賽就看到觸擊短打戰術的下達。
如果聯盟的打擊能力強的話
其實是不太需要用觸擊的。
試想如果一場比賽兩隊平均都可以打個五分以上
那一分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當然在王牌對決時
也是偶而會出現首局一棒安打下一棒觸擊的畫面。
美國大聯盟選手不一定短打技巧不佳
對他們來講觸擊是基本功
紅襪強打者David Ortiz就曾利用對方對他使用專屬守備移位時
偷點成三壘方向內野安打。
美式球風講求強力打擊
所以比較少採用小球戰術
但是該用的時候還是會用
尤其比數接近又是後段棒次的時候
基本上美國職棒是以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