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罷工

世界大戰戰前社會狀況分析

如題想要做一份非學校需要的報告自己要寫文章用的想要知道世界大戰戰前5年的社會狀況的大概分析大概就好囉!最好是讓我能知道當時的百姓的想法以及生活方式還有物資!!
戰間期的英國:A.政治的問題:➀自由黨在戰後失勢

由左派組成的工黨取代其地位與保守黨抗衡。

➁1924年工黨首次組閣

十個月後就因經濟問題下台。

1929年再度組閣又遭經濟大恐慌的嚴重打擊。

➂愛爾蘭獨立運動在戰爭期間更形惡化

1921年英國雖然給予「自治領」的地位

但仍不為愛爾蘭人所接受

使英國政壇和輿論爭議不休。

B.經濟低迷:英國戰後經濟恢復緩慢

使政治與社會更加動蕩不安。

戰間期的法國:A.政治不安定:第三共和黨派林立

左右派之間互相傾軋

內閣更動頻仍。

B.國內衝突嚴重:戰後重建中資本家獲利豐碩

勞工階級則受到嚴重剝削。

再加上共產黨的成立更使國內矛盾衝突加劇。

獨裁主義興起:A.背景:➀經濟不安:戰後各國經濟困難

通貨膨脹嚴重

經濟大恐慌更擴大危機。

➁社會動蕩:經濟問題造成失業人口大增

社會秩序趨於混亂。

➂信任危機:戰爭結果與經濟失敗使許多人不滿

對政府不信任感加深。

➃戰爭影響:暴力行為在戰爭期間被美化

因此人們相信以有限暴力穩定社會為必要。

部分政客再以仇恨與民族意識鼓吹

更使非理性概念滋長。

B.分類:極左派的共產主義與極右派的法西斯主義均是。

C.共同特色:➀政治:高度中央集權

實施一黨專政

設置特務對人民嚴密控制。

➁經濟:實行管制經濟

政府對經濟發展介入極深。

➂社會:嚴格管制各種媒體

透過教育對人民灌輸特定思想。

D.法西斯主義:➀名稱:由義大利墨索里尼所建立的法西斯黨而得名。

➁精神:強調「信仰、服從、戰鬥」的精神

並鼓吹戰爭

主張國家高於一切

領袖代表國家

所以人民必須服從信仰領袖。

➃政治立場:反對共產主義與議會政治

屬於政治上的極右派團體。

E.共產主義:➀主張階級鬥爭與無產階級專政

強調暴力式革命方式。

➁抬將黨的組織與國家組織密切結合

連名義上的黨政分離都不存在。

➂鼓吹「世界主義」

認為應該將共產主義擴張到全世界。

戰間期的義大利:A.背景:義大利戰後物價上揚貨幣貶值

社會秩序瀕臨瓦解。

左派社會黨趁機活動

罷工事件不斷。

B.法西斯黨建立:右派份子為反制左派行為遂組織法西斯黨

以恢復羅馬帝國光榮為號召

主張穩定社會秩序

從事國家重建工作。

C.執政:➀法西斯黨1921年成立

首先在北部工業城市取得政權

勢力不斷擴大。

➁墨索里尼善於利用媒體

個人聲勢突起

1922年號召黨徒奪取中央政權。

➂墨索里尼執政後消滅其他黨派

實行獨裁統制

經濟建設頗有成就。

戰間期的德國:A.背景:威瑪政府在經濟、外交問題處理上並不理想

左右兩派衝突嚴重。

B.納粹黨的崛起:➀1920年希特勒成立「國家社會黨」

簡稱Nazi

國內譯為納粹黨。

➁納粹黨企圖仿傚法西斯黨發動暴力奪權卻遭失敗

在選舉中也無法獲勝。

➂1929年經濟大恐慌德國受創極重

納粹勢力大盛。

1933年終於在選舉中獲勝

希特勒出任總理。

C.希特勒的思想:相信英雄主義與意志力量;鼓吹種族主義

認為德國的失敗乃是左派與猶太人的陰謀。

D.施政:➀極權主義:解散反對黨

高舉反共旗幟

實施個人獨裁。

➁種族主義:迫害德國境內猶太人及其他所謂劣等民族。

➂統制經濟:以戰時動員方式組織公私營企業

短期內解決失業與經濟問題。

➃重整軍備:1935年宣佈廢除凡爾賽和約

以優先順序重建德國軍備。

戰間期的日本:A.戰後的繁榮: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快速成長

與美國同為戰爭受益國。

B.經濟大恐慌:1929年日本受大恐慌波及失業眾多

左派勢力趁機興起。

C.軍國主義:➀日本右派軍閥為解決經濟問題遂與資本家結合積極對外親略。

➁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變」

首先破壞世界和平。

➂1937年發動「蘆溝橋事變」

揭開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戰間期的蘇聯:A.世界革命的失敗:➀列寧於1919年建立「第三國際」

目的為指揮各國共產黨進行世界革命。

➁共產國際建立後歐洲各國左派因是否接受共產國際領導而分裂。

➂戰前社會主義最發達的德國

其社會黨因反對共產國際而與右派聯手

加上俄國建立初期經濟發展困難

致使各地的共產主義運動均告失敗。

➃史達林改採「一國社會主義」

1943年解散第三國際

暫時放棄世界革命。

B.新經濟政策:➀背景:1920年蘇聯因實施國有化的共產制度

致使經濟陷入崩潰邊緣。

➁推動:1921年列寧宣佈延後共襄盛舉主義

採行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混合的「新經濟政策」

允許部分私自體制。

C.五年計畫:➀推行:1927年史達林上台後放棄「新經濟政策」

推動4次「五年計畫」。

➁重點:以戰時經濟方式推動農業集體化與重工業發展。

➂成果:使俄國不受經濟大恐慌之影響

經濟維持快速成長。

➃缺點:民生工業受到忽視

經濟成長並沒有帶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恐怖統治:史達林掌權以後大肆屠殺異己

將近一千萬人被屠殺或勞改。

戰間期的亞洲:A.民族自決興起:受「民族自決」影響

戰後亞洲地區掀起一股反殖民的熱潮。

B.中國1919年因巴黎和會的挫折爆發「五四運動」。

C.韓國於1919年爆發「三一運動」

遭日本血腥震壓。

D.英國於一次大戰時答應戰後協助印度獨立

戰後英國不履行諾言

印度國大黨領袖甘地遂發起「不合作運動」抵制英國。

 

文章標籤

piojgberjkioj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