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看淡

關於面板產業

大家對面板產業的未來發展和前景有什麼看法?
■ 台灣液晶面板的省思與新機會台灣液晶電視面板的資源佈局:左右逢源或左右為難 ?一、 事件背景說明 面板投資是找不到出口的高速公路?液晶電視面板的佈局牽動台灣面板產業的未來發展。

對於台灣液晶電視面板產業發展最好的情況就是左右手各握有美系資訊大廠與日系家電大廠的訂單。

但是

兩種不同的客戶型態

所需要的經營思維也不同

廠商的未來成長必需在美/日這兩種思維模式下進行資源的配置。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對台灣液晶電視產業而言

目前市場的需求不明。

在系統組裝方面

日系家電大廠不願釋單

美系資訊大廠的訂單過於分散且量少

目前只能乾望龐大的代工商機。

在面板生產方面

第六代與第七代面板廠若用於生產監視器

因為固定成本的設備攤銷額過於龐大

除非有高毛利的產品支撐

否則不易回收龐大的生產線投資。

因此

面板廠商與系統組裝廠商必需協力在液晶電視市場上有所突破

為不斷投資的面板產業找到出口。

液晶電視與歸屬於資訊產品的監視器所面對的市場需求性質不同。

資訊產品的特性在於每一個世代的性能可以快速提昇

消費者可以更低成本購買到高多功能的新一代產品。

但是

電視並不是需要持續昇級的產品

一般家庭的電視使用期限約5~7年。

此外

電視需要光電與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

進入平面顯示器時代

影像處理技術的能力更顯重要。

因此

液晶電視的機構設計與可靠度要比資訊產品嚴謹許多

影像處理技術也需要較深的技術投入

國內業者在這兩方面的know-how都較弱。

客戶型態會影響廠商的資源配置。

以資訊產品的代工而言

台灣廠商分對標準化、產品生命週期短

而培養出低成本、time to market的能力

在爭取訂單上即已足夠。

但以目前仍被定義為?家電類別?的液晶電視

現階段需要跟隨日本大廠訂下的規則。

日本家電廠現階段顯然不願意將液晶電視供應鍊分割給台灣業者分享。

明顯的例子如東芝、松下與日立回頭合資建六代面板廠

Sony與Samsung合資七代廠

以掌握電視面板品質與供應量。

而在整機設計組裝方面

台灣廠商很難立即切入日本廠商擅長的產品設計與影像技術

難以取得ODM大單。

因此

面板廠商與系統組裝業者必需一方面持續與美系大廠合作

以發揮過去在資訊產品代工所累積的資源

有助於標準化產品訂單的爭取。

一方面則需建立新的能力以爭取日系廠商的訂單

而非複製過去資訊產品生產的模式套用於家電產品之上。

正視面板業的微利時代 一、 事件背景說明 時序已漸漸的進入年尾

市場上廠商或市調單位也開始對明年的景氣進行預測或發表看法。

然而

在經歷了今年一波景氣的大起大落之後

目前整體面板的供需也才大致回復平穩

因此對於未來景氣

各家的看法即便不表悲觀

也少有抱持樂觀者。

本週的產業訊息中

MIC即對明年的面板市場提出警訊

認為國內將有業者面臨虧損的命運

另外

身為全球第二大TFT面板廠的LG.Philips LCD亦在其法說會上看淡明年的景氣。

暫且不談各方的言論是否都有其策略意圖

但可以肯定的是面板業的微利時代已然來臨

以下針對微利時代的廠商因應之道進行說明。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回顧這一波的景氣循環

市場上各尺寸的面板價格在短短的三、四個月當中平均降幅達三成之多

廠商的毛利率也由原本四成以上的高點跌到了一、二成之間

國內二線廠商更有毛利率在一成以下者

在全球次世代產能將陸續開出的情形下

產業微利時代已然到來

近年內應難再有高毛利的景氣盛況

廠商應預做心理準備。

而微利時代的因應之道

不外乎是開源、節流或另尋出路

以下分別說明: 開源節流 在開源方面

隨著中型尺寸產品的市場已漸漸飽和

且在所有尺寸的產品線中

中間尺寸產品的利潤也偏低

因此許多廠商已紛紛開始調整其轄下的生產線

將原本生產Notebook或監視器的四代線以下產能轉往生產中小尺寸的產品

一方面因為小尺寸面板的應用領域較多

且產品價格的下跌幅度也相對較其他尺寸來得小

可使廠商有較穩定的獲利來源。

而在節流的部分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次世代面板的投資計畫紛紛喊停或暫緩

儘管未來龐大的資本支出仍是必行之路

但目前國內業者對於是否進行進一步的投資多半採取觀望或評估的態度

一方面觀望市場景氣是否好轉

一方面也評估適宜的次世代玻璃基板的尺寸

慎選下一步的走法。

當然

思索如何降低製造成本或關鍵零組件的價格

亦是廠商不斷努力的方向。

尋找可持續發展之道 然而

開源節流畢竟是消極的做法

只是被動的因應市場的不景氣。

從國內面板業這幾年的發展看來

即便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仍舊不足

但也還具備一定的實力

產業各方面的基礎建設

零組件的自主等亦日益完備

無奈的是

廠商因時時處於競爭激烈的狀態

無形中也套牢於「規模競爭」的產業遊戲規則(思維)之中而無可自拔

沒有「時間」去好好的思考如何解套。

如何利用既有的資源

創新、擴大經營格局

是微利時代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台灣液晶電視的「機會」一、 事件背景說明 國內家電品牌業者與代工業者引頸期盼液晶電視市場的成長為他們現有的事業打入一劑強心針。

然而

台灣業者有多少「機會」吃下這塊市場?產業政策能否協助廠商發展?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台灣面板產業對於液晶電視市場一直有高度期望

尤其是在掌握過半的面板產能後

對於台灣發展自有電視品牌更有所期待。

但是即使如此

國內家電品牌業者與有心投入液晶電視OEM/ODM的廠商對於未來龐大的液晶電視市場尚未找到攻略方法。

價格競爭無助自有品牌的經營 代工生產需有長期抗戰準備 進入液晶電視時代

面對日本業者延續過去CDT時代的強大品牌基礎

以及快速興起的韓國品牌

國內的液晶電視自有品牌之路並不好走。

國內市場規模小

卻又得面對外來品牌的圍攻

國產品牌液晶電視注定面臨激烈的淘汰賽

而價格競爭成為主要的生存策略。

目前液晶電視還沒有到達價格的心理門檻

但是卻已經面臨消費者期待的心理

使得價格競爭失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

一旦達到心理門檻

國外品牌完整的產品線將分頭快速攻佔低階市場與固守高階市場

國內廠商卻只能推出更低價的產品刺激價格敏感者購買。

經營品牌若不能提昇獲利

則自有品牌的存在性就值得檢討。

對於想走代工取得規模經濟的業者而言(包含家電與資訊業者)

也面對技術能力不足及代工訂單難尋的難題。

在技術方面

國內業者在顯示畫質與機構設計的技術能力不足

即使日韓大廠有意釋放訂單

也無力承接。

此外

美國品牌資訊業者在液晶電視領域的敗退

台灣代工業者只能接到數量小的短單

也影響業者建立高效率生產線的誘因。

然而同時間

日韓廠商在高效率液晶電視生產線的投資卻在本身品牌事業的支撐下逐漸展開。

因此

台灣代工模式的業者要爭取代工商機

必需在現階段承擔沒有確定訂單的情況下

對於技術與高效率生產線做出長期的投資承諾。

產業政策提供投資誘因 台灣廠商先天的資源限制

無論走品牌或是代工都不容易。

此時

政府的產業政策是否能有效協助廠商面對競爭?以往

台灣產業升級條例讓高科技廠商能夠在設備、土地成本上享有減免

使得國內業者即使經營效率相較於同等級的國外廠商較差

也能因抵免而有較有的獲利。

然而

當產業已經離開起步階段

原先的獎勵也應逐步取消

以提供廠商追求更具效率的生產模式。

液晶電視將來是極具成長性的產品類別

產業政策應提供廠商誘因進行技術的開發與生產線的投資。

世代生產線的佈局將左右廠商競爭力一、 事件背景說明 隨著國內三代TFT生產線的折舊攤提已進入尾聲

以及主流尺寸不斷擴大的情勢下

許多業者擬將原本三代線的產能轉而投入中小尺寸(10吋以下)產品的生產

以擴大產品範疇並試圖尋求較好的利潤率;另一方面

受到大尺寸產品市場前景不明的影響

繼友達之後

奇美也擬轉進五代廠的建置

一般認為

此舉儘管在投資建廠的態勢上轉趨保守

但在因應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上卻不失彈性

且降低了投資的風險。

以下針對國內廠商藉由改變轄下世代生產線的佈局以及調整各式產品尺寸的量產計畫的現象進行分析。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過去

面板產業的競爭皆是以更高世代生產技術的率先投產來彰顯業者本身的競爭優勢和能力

然而今年下半年以來

國內面板廠一方面受到市場不景氣的影響

一方面也知覺到來自各方的競爭壓力將日益激烈

而有關次世代技術的投資

進入障礙更高、風險也愈大。

因此

思索生存之道成了當前廠商的重要課題

在環境的威脅以及自身條件的限制之下

廠商轉向去審視目前所擁有的資源

並思考如何使資源的使用更具成本效益

是支配如此行動的邏輯。

這樣的廠商行為會造成產業競爭條件什麼樣的改變呢?筆者認為

此刻的競爭態勢正在引導著產業進行市場區位的切割

而市場區位切割的結果將使市場上僅存在兩種類型的廠商

分別為各世代生產線齊全、量產各式尺寸產品的通才型廠商;以及集中於某一世代生產線

並尋求產品差異化的專才型廠商。

事實上

從近日日本業者所釋放出來的各種訊息

已可稍見端倪

其自建面板廠的用意一方面是為了加強面板供應的掌控

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特定技術的採用

在面板的性能和品質上製造差異並結合自身的品牌優勢創造更高的價值

因此

日本業者將可能成為大尺寸面板的專才型廠商。

反觀國內業者

就目前各廠商世代生產線的佈局來看

除了友達有3.5代廠3座、4代廠1座及5代廠2座為所有廠商中各世代生產線最齊全且產能最大之外

奇美和華映則是3~5代廠各一座的情形

而彩晶和廣輝則不具備4代生產線

而是3代(或3.5代)廠和1座5代廠的配置。

這樣的生產線分布情形

是當初各家廠商積極的往次世代生產線佈局的結果

部分業者跨過4代廠的投資直接建置5代廠

為的就是保住當時在產業中的一席之地。

但隨著競爭日趨白熱化

廠商應當明白自己的定位

要嘛就應轉型成具備各式尺寸生產能力的通才型廠商

要嘛就應轉進成為專才型廠商

以因應產業的競爭。

不過話說回來

要成為通才型廠商

就必須得擁有雄厚的資源;而要成為專才型廠商

又必須得技術自主且能生產差異化的產品

這兩條路對國內許多業者而言都不容易

但卻是業者必須思考的方向

卡在中間的廠商其生存的風險肯定較高。

全球五代產能相繼開出 我面板業者仍在十字路上徘徊一、 事件背景說明 在面板業中屬於後進者的群創、上海廣電NEC以及京東方等廠商在今年年底之前其五代生產線將相繼投產

屆時所有檯面上的競爭者將皆具備五代線的量產能力

換句話說

30吋以下的產品市場

廠商彼此間生產技術上的差距已大大的拉近

而另一頭的日本系統業者則正積極進行次世代面板供應的佈局

如此觀來

國內業者似乎已逐漸陷入了前有埋伏後有追兵的困境

以下進行簡短分析。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大陸不再想當配角 有關大陸發展TFT-LCD產業

一直以來國內的看法皆認為面板產業鏈太大

大陸短時間難以配套趕上日、韓、台等三地

更有兩岸至少有五年以上差距等說法。

但在中國政府與業者的積極配合下

中國大陸以北京、上海及深圳為三大面板製造基地全力發展TFT-LCD面板產業。

目前上海廣電NEC的五代面板廠已開始試產

北京京東方五代廠將於年底投產

而深圳天馬4.5代廠亦預計後年投產。

因此

儘管大陸在此產業的發展上起跑較晚

但卻持續地拉近與領先群的距離

更重要的是

大陸投資面板廠具有距市場近、工資低及投資金額少等優勢

據報導同樣一座五代廠

在上海設廠成本比台灣至少低二成。

想必中國大陸業者將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

令人不可輕忽。

日本正興起結盟潮 而日系業者自從Sony與三星合資18億美元成立S-LCD投入七代線的生產製造之後

原本已放棄次世代面板量產的廠商

近日卻是動作頻頻

似乎欲再度回到大尺寸面板製造的戰場。

包括Seiko Epson與三洋電機合資的「三洋Epson Imaging Device」;日立、東芝與松下合資的六代線;以及東芝和佳能將合資18億美元成立SED株式會社的消息

顯見各家業者為了在未來能夠確實掌握次世代面板的供應

或是新技術的採用已積極以聯姻的動作來進行佈局。

國內業者投資趨緩 反觀國內業者

因為對於未來液晶電視(LCD TV)市場主流尺寸

尚未能明確掌握

同時七代以上設備投資額太大

包括友達、奇美等龍頭廠商關於次世代面板的投資計畫正重新調整並進行評估

另方面亦受到整體面板產業景氣反轉的影響

投資進度趨緩

消息傳出真令人感到氣餒。

眾所皆知

五代線以上的競爭將是另一個新的領域

屆時家電業者與系統廠商為取得穩定的面板貨源

與面板廠的整合將是必然的趨勢

日系業者正朝這個方向在努力當中

加上中國大陸業者的急起直追

我們這個「百年難得的機會」似乎正在流逝當中。

日韓面板業大動作聯姻 台灣面板廠缺席一、 事件背景說明 在面對無法拉進與韓國面板廠商的競爭差距

以及後進廠商的挑戰

合併的議題值得深入討論。

以下針對國內面板廠商合併的阻力與可能引發合併的誘因進行簡短分析。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從2003年10月的三星與Sony合資計畫

愛普生與三洋

到日立、東芝、松下

日韓的TFT產業這一年很熱鬧。

反觀台灣

在達碁與聯友合併後

友達入股富士通之後

台灣的TFT-LCD產業話題少了許多

轉來轉去主要是在『產能超越韓國』上打轉。

在2001年友達成立時

曹興誠曾說:『我仿佛聽見第一名的喘息聲。

』。

但以目前韓國三星與LG的生產規模來看

台灣一線的面板廠商要追上第二名的LG即有相當的困難度。

以目前台灣面板廠商的產能來看

除非友達或奇美能將市佔率拉高到20%

否則並不足以韓國三星與LG抗衡。

要與韓國面板廠商爭雄

透過內部成長的方式太慢

競爭中的廠商並非靜止不動

這也是為何友達與奇美很難利用積極的產能規模一口氣追上三星、LG的主要原因。

因此

透過外部成長(合併)以快速拉大經濟規模與市場佔有率就成為就可行的策略。

客戶與技術來源不同是面板廠商的合併阻力? 為什麼期望台灣TFT-LCD產業的整併?除了金融機構可在其中獲利的誘因為而積極推動外

實質上

也是反映生產規模的重要性。

儘管如此

台灣二線面板廠商對於合併態度都不表贊同。

面板廠常用客戶基礎與技術來源不同作為反對合併的理由

可是這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雙方客戶基礎不同

合併之後反而可以擴大對於需求面的接觸

對成長並非有害。

如果客戶因為合併而流失

與廠商的管理合併事業的經營能力有關

與合不合併沒有必然關係。

技術來源不同也不構成合併的阻力

達碁與聯友、奇美與IDT的合併案中

技術來源不同並沒有影響新公司的營運效能。

後進廠商挑戰 二線廠商壓力日增 在不具規模優勢的情況下

二線廠商需說服投資者如何因應後進廠商進場攪局的競爭環境下持續獲利。

由於不具高階技術及規格主導權

台灣面板廠商能夠進行市場定位的空間有限

具有經濟規模產能仍是最重要的成長策略。

在沒有後進者加入的情況下

台灣面板廠仍可以以內部資源擴展產能

但是中國後進廠商的進入使得目前五虎林立的競爭生態產生衝擊。

中國面板廠並非因為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威脅台灣面板廠

而是中國面板廠的跳蛙策略直接對二線廠商帶來威脅。

如同晶圓代工的中蕊

雖然短期內難以撼動TSMC、UMC的地位

但是已讓特許面對極大的競爭壓力。

同樣的

中國面板廠商直接跳入5代廠以上

雖然是屬於沒有競爭力的投資

但是遍地開花的五代廠及低價競爭

整個產業將面臨極大的經營風險

尤其是居於二線的面板廠。

台灣的二線面板廠沒有一線廠穩定的客戶基礎

所具有的規模也不夠大到可以拉開與後進者的距離

將正面受到後進者的挑戰。

考量合併帶來的正面影響 台灣面板廠的成立多半具有策略性質

集團利益考量下

合併有其困難性。

例如

友達是明基開拓品牌市場的重要資源

廣輝目的在於支援廣達NB面板需求

華映的未來成長則需依賴LCD

彩晶則是華新麗華繼跨入DRAM之後的力作

要面板廠拋棄本位的思考

實屬不易。

但是

與其受到後進者帶來的競爭壓力

以及在要素市場上的激烈競爭而被動的因應

合併後帶來的產能競爭優勢以及高產業集中度所帶來的產業秩序就值得面板廠商考慮合併的可能性。

面板淡季考驗面板廠實力 產業整合再成矚目議題 一、 事件背景說明 第二季末開始的面板淡季

讓一、二線面板廠商體質良窳更加明顯

因此面板廠的整合議題又再度被挑起。

以下

針對此議題進行簡短評析。

二、 事件影響與衝擊說明 此次面板降價速度極快

二線面板廠在資金、成本結構及客戶基礎不若一線廠商

虧損及合併傳言又再次出現。

此次供過於求的調整期間

市調機構給的預期從3個月到6個月之間都有

面板廠商之間的預期也大不相同。

不過

可以肯定的是

對二線廠商而言

未來這3至6個月是經營壓力最大的時期。

在還沒進入淡季之前

友達與奇美已經先取得充足資金

可以因應規畫中的新廠建立

在旺季來臨之時即可發揮戰力。

此外

友達與奇美在下游通路市場的佈建

在淡季之初即能立即反映至決策中心

進而調整產品組合與穩定客戶來源

一線廠目前與下游廠商已經逐漸達成價格上的共識

有效的保有下半年的利潤空間。

相反的

二線廠沒有完整下游通路反饋市場訊息

客戶基礎不廣

目前即使面臨殺價至成本附近也得咬牙支撐以維持出貨量。

二線廠因為資金的不足

新廠的建置也必需延後

導致無法立即抓住調整期後的供需反轉的商機。

面板廠商間的水平整合發生機率隨調整期間成正比。

此波調整期在一線廠與下游組裝廠商的共識下

或許會比市調機構所預期的調整期還要來得短

讓體質較差的面板廠有機會可以苦撐待變。

但是快速的價格波動讓二線廠商無法有效因應

降價過急嚴重傷害體質

一二線廠的競爭力差距因而在此次淡季被拉得更大。

由於競爭力差距被拉大

在下一波的供過於求來臨時

二線廠商若還不能有效改善經營體質

將成為被併購的對象。

此次調整期的上下游關係也值得注意。

雖然面板廠不可避免的要求上游零組件廠商降價

但是此次上游零組件廠商並沒有受到來自面板廠太大的降價壓力。

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可以看到面板廠商在這幾年來對零組件廠商的掌握程度提高

上下游之間的秩序較為穩定。

尤其對一線廠商而言

因為較深厚的客戶基礎

不必全依賴殺價搶單

讓與之配合的零組件廠商也能有較佳的利潤空間。

零組件廠商自然會與一線廠商維持較佳的關係

進而壓縮二線廠商在零組件上爭取降價的空間。

二線廠商成功地定位

或是在下一波液晶循環被併購

這兩者對於產業的健康發展都是好事。

整體而言

競爭的有效性已逐漸將面板業帶向較為穩定的階段。

參考資料 http://cdnet.stic.gov.tw/techroom/market/eedisplay/eedisplay082.htm

piojgberjkioj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